人间佛教的蓝图(下) 十一、因果观“缘起之道” 十二、宗教观“信仰之道” 十三、生命观“生死之道” 十四、知识观“进修之道” 十五、育乐观“正命之道” 十六、丧庆观“正见之道” 十七、自然观“环保之道” 十八、政治观“参政之道” 十九、国际观“包容之道” 二十、未来观“发展之道” 十一、因果观(缘起之道)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这是民主国家人民一致的追求。然而事实上法律之前真能人人平等吗?法律不但有漏洞可钻,而且有的人还专门游走法律边缘,为非作歹,甚至法律有时也会受到人情所左右,因此法律未必真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世间唯有因果才是最公平的仲裁者,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业报如影随形,任谁也不能逃脱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之外。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瑜伽师地论》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任何思想行为,必然导致相应的结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作一定的业因,也就不会得到相应的结果。 因果,是人间的实相,中国的一部二十六史,不啻是一部最大、最翔实、最深巨的因果记录。因果也是很高深的哲学;有因必有果,它的准确性连现代的电脑科技都比不上。因果报应不但为人间所不能勉强,苍天所不能更易,即使鬼神也不能违抗,它支配了宇宙人生的一切,也种下了横亘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缘。《涅槃经》中就郑重指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因此,一个人可以不怕鬼神,不怕生死,但是不能不怕业报,不能不畏因果。 因果是由万法因缘所起的“因力”操纵,由诸法摄受所成之“因相”主使,有其超然独立的特性。人可以改变天意,但不能改变天理,也就是不能改变因果;因分果分,是佛陀证悟之性海,为三际诸佛自知之法界,是不可妄加厘测的。 佛教的因果观源自“缘起性空”的道理,旨在阐明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待“缘”聚集又生他“果”,如是辗转相摄,乃成森罗万象。因此,宇宙间从自然界到众生界,从天体到微尘,没有一个现象能脱离得了因果的关系。所谓“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合”,凡事有因有缘才有果,因果离不开缘起之道,这是我们应有的认知。 因果并不仅限囿于佛教的独门妙谛,因果是每一个人衣食住行之中,随手可拈、随处可证的真理。腹饿了要进食,进食就是“因”,肚子饱是一种“果”;有了枵腹进食的“因”,才能收肚子饱了的“果”。 天气转凉的时候,我们要穿衣保暖,冷是“因”,暖是“果”,穿衣服也离不开因果。 不但衣食住行有因果,祸福生死也有因果,我们过去培植了多少福德因缘,现在就有多少福报如意。世间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既没有异因之果,更不会有异果之因了。因此,因果如何,全在于自己的所作所行。 因果的道理,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不管我们相不相信因果,因果是绝对存在,它像空气一样,充满整个宇宙,无时无处不在公平地执行著有情人间的善恶赏罚,或无情器世间的成坏。例如:有的人生来就住在花园洋房、高楼大厦,不受严寒酷暑的侵袭,有的人却穷居陋巷和违章建筑,受著凄风苦雨的吹打,这不是世事不公平,是因缘果报差异。同样生而为人,为什么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贫苦?为什么有人锦衣玉食似王侯,有的人三餐不继如饥殍?这都是因为他们自作自受的因果关系不同,并不是命运和世事对他们不公平。怎么样的因地修行,便有怎么样的果证福报,因果原是相成的;造什么业障,受什么果报,这是分毫不变的。 因果,具足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因是主因,缘是助缘,由因缘和合所产生的事物称果。宇宙中,大至一个世界,小如一个微尘,都没有实存的自性可言,而是随著因缘不同,果报就会有所差异。在佛教诸多教理中,“因果观”与人生的关系最为密切。佛教所说的因果,是宇宙人生的实相,不仅仅是劝人行善的说辞。然而一般人往往以世俗的观点来解释因果,使一些不解佛法的人,一听到因果,便斥为迷信,殊为遗憾!对于因果我们应有如下的正确认识: (一)因果通于三世 《宗镜录》说:“经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业报的关系虽然极其复杂,却是有条不紊,毫厘不差的。但是,有的人不明白因果业报的道理,只见到世上有“行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是受苦报;作恶的坏人,却过著富裕逍遥的生活”,因此便认为没有因果的存在。其实,因果是通于三世的,不能只看一时。道理很简单,假如一个人过去在银行里储蓄了很多存款,现在虽然作奸犯科,你能不准他提用存款吗?如果有人往昔负债过多,现在虽然做人善良,然而欠债还钱是必然的道理,你能因为他现在很有道德修养,就不用还钱了吗? 因此,好人今生所以受苦报,是因为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报;而今生虽然行善做好事,但是因为善因薄弱,善缘未熟,所以须等待来生后世再受善报。恶人做恶,反得好报的道理亦然。 再者,因果报应在时间上有现报、生报、后报等“三时报”之分的原理,譬若植物有一年生、有二年生、也有多年生。有的春天播种,秋天收成;有的今年播种,明年收成;有的今年播种,须待三、五年后方能收成。然而因果业报,如影随形,造了善恶业因,不管时间久暂,只要因缘成熟,必定要受果报,这是无庸置疑的。 (二)因果非宿命论 因果观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得失成败,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而佛教的因果观念则认为: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自己造作出来的。偈云:“有衣有食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无食无衣为何因?前世未施半分文。穿绸穿缎为何因?前世施衣济僧人;相貌端严为何因?前世采花供佛前。”〈因果十来偈〉则说:“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憍慢中来,喑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这二首偈语都是说明,人间的贫富贵贱,生命的长寿夭亡,容貌的端正丑陋,都是受过去生所造善恶业影响的结果,并非由他人所操纵,更不是命中注定。因此,因果观是肯定努力、上进,是乐观进取的道理。 (三)凡事各有因果 世间诸法的形成,“因”是能生,“果”为所生,“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将这种因果关系表现得最为浅显易懂的,莫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法则。植物如此,非植物的任何现象莫不如此,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不爽的业报思想对社会人心的规范,远远超越法律条文有形的束缚,因此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法可以补法律之不足。” 因果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问,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人我相处、信仰、道德、健康、经济等,都各有其因果关系。然而,有人对因果的认识错误,因此对信仰有很多不正当的要求,比如吃素为求身体健康,拜佛为求佛祖保祐他升官发财,这都是错乱因果的谬见。其实,信仰有信仰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财富有财富的因果。因此,若要身体健康,就必须调心行善,多作运动,注意保健,心安自然体泰;若要财源广进,就必须多结善缘,勤苦耐劳,信守承诺,有智慧能力,自助而后天助。 吃素、拜佛,是信仰、道德上的因果,如果以信仰的因,妄求健康、财富上的果,如此错乱因果,自然无法所求如愿,这也是必然的因果。 (四)果报自作自受 《地藏经》云:“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一语道尽“善恶因果,决定有报”、“因果业报,自作自受”的至理。 因果报应不是权势所能左右,鬼神也无法操纵,上天更无法控制,它支配了宇宙人生的一切,是吾人善恶行为的测试依据。因果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条,是人人心中的一把万能尺,度量著自己一生的命运,也刻划著人世间善恶的长短,更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未来的我。因此我们应该正视因果法则,广植善因,必能为此生、来世带来福慧圆满的生活。 一般说来,维系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有礼俗、道德、法律,但是最大的力量还是“因果”;法律的约束是有形的,道德礼俗的制裁是有限的,都不如“因果”的观念深深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做严厉、正直的审判。 因果,不仅是观念上的通透,更要靠行为的印证。现代的社会,常被有道之士批评为“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为什么会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呢?主要的原因就今日社会大众,普遍缺少因果观念!因为不明白因果,不怕因果,因此到处是能骗则骗,能贪则贪,能抢则抢,能占则占,横竖法律不是万能宝典,违法也不一定有人知道,即使有人知道,法律也不一定能制裁,殊不知道法律或许不会制裁,但因果是绝对丝毫不爽的! 一个人如果做了违背道德的事,逃得了法律的审判,但逃不了良心的审判,逃不了因果的审判,日本楠正成死后,在衣服里留了五个字“非、理、法、权、天”,此五字的意思就是“非”不能胜“理”、“理”不能胜“法”、“法”不能胜“权”,“权”不能胜“天”,“天”就是因果,因果是最后的胜利者。 即连佛陀住世的时候,也和我们常人一样,有老病死生的现象,在因缘里面,都不出因果的范围,这是很伟大的思想,因为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谁也逃不了因果业报。 吾人的生命,推之往昔,可谓“无始”而来;望之未来,可说无穷无尽,在此“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中,生生不已,业报历然。吾人现在的穷通得失,睽之三世,因果真乃丝毫不爽。因果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人的一生,一时种下的因,其产生的结果可能影响及于一世,甚至牵动生生世世的祸福安危,因此吾人岂能不慎于一时的言行举止呢!为了我们的一世,甚至生生世世,我们凡事一定不能不注意“一时”的因果!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因果就是自己的警察、导师,因果就是自己的法律准则。所谓“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天就是因果,因果是非常公道的。我们提倡人间佛教,应该大力建设因果的观念,有了三世因果观,可以让我们舍恶行善,趋乐避苦,乃至今生受到苦果,也不致怨天尤人,而能心存还债观念,甘心受苦,进而扭转恶缘为善缘。 尤其,从三世因果观中,知道业道众生,生生世世轮回,互为眷属。有了这层体认,必能激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如此,不但今生能得圆满自在的人生,来世更能感生善趣。因此,能够清楚地认识因果业报,必能把握业力而谋求自己的幸福。 十二、宗教观(信仰之道) 人是宗教的动物,宗教如光明,人不能缺少光明;宗教如活水,人不能离开活水而生活。人类从上古时代民智未开,就对大自然产生信仰,接著从信仰神权、君权,到现在的民权、人权,甚至即将到来的生权等,可以说,人类自有文明开始,除了追求物资生活的满足以外,精神生活的提升、信仰生活的追求,更是无日或缺。 信仰是发乎自然,出乎本性的精神力;信仰也不一定是信仰宗教。例如有的人信仰某一种思想或某一种学说;有的人信仰某一种主义;甚至因为崇拜某一个人,也可以成为信仰的对象。 话虽如此,然而只要人有生死问题,就一定要信仰宗教。信仰宗教必须慎重选择,否则一旦信错了邪教歪道,正如一个人错喝了毒药,等到药效发作,则生命危矣!所以“邪信”不如“不信”。“不信”则不如“迷信”,因为迷信只是因为不了解,但是至少他有善恶因果观念,懂得去恶向善;不信的人,则如一个人不用大脑思考,不肯张开眼睛看世界,那么永远也没有机会认识这个世界。当然,信仰最终是以“正信”最好! 所谓正信的宗教,必须: (一)信仰具有历史考据的 例如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历史上明确记载著他的父母、家族、出生地、诞生的日期,乃至他出家、修行、成道的过程。 (二)信仰世界公众承认的 例如佛教是举世公认的四大宗教之一。 (三)信仰人格道德完美的 例如佛陀是具足智德、断德、恩德,是功行圆满的觉者。 (四)信仰能力威势具备的 例如佛教的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等教义,及因果、业力、缘起等,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可以引导我们转迷成悟,离苦得乐。 信仰是人生终极的追求,信仰能使生命找到依靠。一个人不论信仰什么宗教,都需要透过理智的抉择,确认自己所信仰的教义是符合“真理”的条件,也就是必须具有普遍性、平等性、必然性、永恒性。例如,佛经讲人生有“四不可得”:常少不可得、无病不可得、长寿不可得、不死不可得(《佛说四不可得经》)。这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不但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是如此;男人这样、女人也一样;古时候的人难免,现在、未来的人也莫不如是。所以这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来如此、永恒如此的真理。 佛教是合乎真理的宗教,因此翻阅古今历史,如梁武帝弃道向佛,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宋朝名相吕蒙正说:“不信三宝者,愿不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于朝,外护佛法。”甚至哲学家尼采虽为牧师之子,却赞扬佛教比耶教崇高、真实;叔本华以佛教徒自命,肯定佛教是世界上最尊贵的宗教;韩愈从谏迎佛骨到皈命佛教;欧阳修从毁谤佛法到行佛劝善;乃至佛教五大论师:马鸣、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无一不是从外道而改宗佛教。 信仰佛教,也有层次上的不同,例如,有人“信人不信法”;有人“信寺不信教”、有人“信情不信道”、有人“信神不信佛”等。 甚至即以信仰佛教的教义而言,本身也有层次的不同,例如凡夫的般若是正见、二乘人的般若是缘起、菩萨的般若是空;唯有佛,才能真正证悟般若,所以般若是佛的境界,是最上乘的一真法界。 佛教依众生根基之不同,将佛法分为五种法门,称为“五乘佛法”。其中人、天乘的佛教,重于积集世间福行的增上心,以现世乐后世亦乐为满足,是佛教的共世间法,如儒家近于人乘,耶教、回教通于天乘;声闻、缘觉乘的佛教,重于出世解脱的出离心,以涅槃解脱乐为最终的目的,如道教的出世无为、清净解脱;菩萨乘的佛教,重于利他济世的菩提心,以悲智究竟乐为修行的极至,而六度万行乃为利他济世的具体实践。 佛教的教义深奥而且具有包容性,佛教主张皈依三宝的佛教徒仍然可以敬神、祭祖。因为皈依与拜拜不同,皈依是一生的,是一种信仰;拜拜是一时的,是一种尊敬,已皈依三宝的佛弟子一样可以礼拜神明。不过,信仰重在专一,信仰重在一心,如《普门品》中的“一心称名”、“一心供养”,《阿弥陀经》中的“一心不乱”、“一念往生”,都是证明一心一意、心诚则灵。因此,宗教徒对于自己所选择的宗教信仰要忠贞、要专一,当信仰与感情、金钱、事业、前途的选择冲突时,就是对信仰专一程度的考验。 其实,不管信仰任何宗教,最重要的是要开发自性,所谓“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大智度论》)能够拥有正见信仰的人,不仅在心灵上有所归依,精神上有所寄托,同时还能广结善缘,结识许多同道好友。尤其南传的藏经说:“有信仰的家庭,生活就有诚实,就有真理,就能坚固,就能有布施的四种道德。”有了这四种道德,则可“现在与未来,无忧无怖”。一个人如果能对生死无有忧怖,就是对佛法已有正信,如《金刚经》说:“若人能一念生净信者,是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总之,宗教信仰可以激发勇气与力量去面对未来,可以使我们有宽宏的心量去包容人间的不平,进而拓展出截然不同的命运。尤其佛教的中道缘起、因果业报、生死涅槃等教义,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人生的迷惑,开发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所以,信仰佛教,要从求佛、信佛、拜佛,进而学佛、行佛、作佛;唯有自己作佛,才是信仰的最高层次。 ↑ 十三、生命观(生死之道) 人生在世,一期的生命只有短短数十寒暑,有生必然就会有死,生死,这是人人都免不了的问题。 生和死如影随形,生了要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到底“生从何处来,死归何处去?”对于这个问题,一般人并不了解。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有情众生由于累劫的“无明”烦恼,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著阿赖耶识在母体子宫里渐渐孕育成生命体,是为“名色”;名是生命体的精神部份,色则指物质部份。数月之后,生命体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成熟,称为“六入”;胎儿脱离母体后渐渐开始接“触”外境,并对外界的苦乐感“受”产生“爱”与不爱,进而有了执“取”所爱的行动,结果由于身、口、意行为的造作,又种下了后“有”的生命体,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所以佛教说:生命的流转,是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 信仰佛教,并非就没有了生死问题,只是要人勘破生死!生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即使是佛陀,也要“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 经典上将死亡分成四大种类:寿尽而死、福尽而死、意外而死、自如而死。死亡不是消灭,也不是长眠,更不是灰飞烟灭,无知无觉,而是走出这扇门进入另一扇门,从这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经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里去,因此佛经里对于死亡的观念,有很多积极性的譬喻,例如: (一)死如出狱 《大智度论》说:“苦厄犹如地狱。”众苦聚集的身体如同牢狱,死亡好像从牢狱中释放出来,不再受种种束缚,得到了自由一样。 (二)死如再生 死亡是另一种开始,不是结束,如《思益梵天所问经》说:“譬如从麻出油,从酪出酥。” (三)死如毕业 《般泥洹经》说:“展转相教,解诸童蒙,使学成就。”生的时候如同在学校念书,死时就是毕业了,要按照生前的业识成绩和表现,领取自己的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去受生转世,面对另一个天地。 (四)死如搬家 有生无不死,死亡只不过是从身体这个破旧腐朽的屋子搬出来,回到心灵高深广远的家。如同《出曜经》说的“鹿归于野,鸟归虚空,义归分别,真人归灭”。 (五)死如换衣 死亡就像脱掉穿旧穿破了的衣服,再换上另外一件新衣裳一样。《楞严经》云:“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一世红尘,种种阅历,都是浮云过眼,说来也只不过一件衣服而已。 (六)死如新陈代谢 我们人身体上的组织,每天都需要新陈代谢,旧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才能长出来。如《增壹阿含经》说:“代谢变易,不停不解。”生死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样,旧去新来,使生命更加珍贵。 此外,佛教称死亡为“往生”,既是往生,就如同出外旅游,或是搬家乔迁,如此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吗?所以,死亡只是一个阶段的转换,是一个生命托附另一个身体的开始。因此,死亡不足惧,面对死亡,要顺其自然,要处之泰然! 然而人之所以惧死,是认为生可见,死是灭,所以灭之可悲也!其实,人之生命如杯水,茶杯打破了不可复原,水流到桌上、地下,可以用抹布擦拭,重新装回茶杯里;茶杯虽然不能复原,但生命之水却一滴也不会少。 佛教的“涅槃寂静”形容得好:不生不死,不生不灭;真正的生命是超越无常,超越无我的。例如海水波涛汹涌,海面上的泡沫究竟是海水,还是波浪?从觉悟的观点来看,有风起浪,无风平静,动乱最终还是归于寂静。正如前述,一杯水,茶杯打坏了不能恢复,但是水依然存在;又好比燃烧的木材,薪薪相传,流转不息,所以生命本身不会死。 “生命不死”,就是因为有“业”的关系。业,是身口意的行为,有善业、恶业、无记业。“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只要是身口意所造作的善恶业等,都会像电脑一样,在业的仓库里储存起来;“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宗镜录》),等到善恶业的因缘成熟了,一切还得自作自受,这是因果业报不变的定律。 现在的科学家说生命的密码就是“基因”!其实,生命的密码--基因的另一个名词--业力,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已经召告世人了。“业力”,实在是佛陀一个伟大的发现。人,从过去的生命延续到今生,从今生的生命可以延续到来世,主要就是“业力”像一条绳索,它把生生世世的“分段生死”都连系在一起,既不会散失,也不会缺少一点点。业力决定人生的去处,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所以,“行善不造恶”就是基因改造。 众生的生死决定于业力,解脱的圣者则依愿力成就生命。生死循环,本来就是自然的道理,如宗泐禅师说:“人之生灭,如海一沤,沤生沤灭,复归于水。”道楷禅师示寂时更说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禅者生死,有先祭而灭,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有上山掘地自埋等等,无比洒脱。 佛门里有许多临命终时自知时至,身无病苦的真人实事,说明掌握生死,不足为奇,吾人真正要超越的是念头的生死。禅宗说:“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吾人的意识刹那生灭变化,如《大乘流转诸有经》说:“前识灭时名之为死,后识支起号之为生。”我们每一时刻其实都在面对生死。意识的生死,念念生灭,如同瀑流,唯有“无念”,才能截断生死洪流;若能体证缘起性空,则能“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达到生死一如,不生不死的境地。故而经典又云:“前识灭时无有去处,后识支起无所从来。” 生命不是出生以后才有,也不是死了就算结束。如果人的生命这么简单,生死就不值得畏惧了。道元禅师说:“断念生死者,佛家一大事之因缘也!”他又说:“若生死中有佛,便能无生死。若知生死即涅槃之理,便能无可厌生死,亦能无可愿涅槃,自是超脱生死。故唯探究一大事之因缘也。”如果我们能够认清这个道理,断惑证真,觉悟生死同于涅槃的道理,就不会让生死迷惑我们,而能安住于超越生死的藩篱,如此,纵死又有何惧呢? 死亡不足畏惧,死亡以后就像移民一样,你到了另外的国家,只要你有生存的资本,只要你有功德法财,你换一个国土,又何必害怕不能生活呢?所以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之后到哪里去才是最要紧的。 佛教非常正视生死问题,佛教其实就是一门生死学,例如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就是解决生的问题;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就是解决死的问题。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了生脱死,如何把握今生,不再受生死轮回,向来是佛门修行的课题。 一般人活著的时候,只知道吃喝玩乐,只知道争名逐利,像行尸走肉般了无意义,不知道为自己的生命寻求方向,安排归宿,只知昏昏庸庸的得过且过,一旦大限来到,什么都是一场空了。所以,要先懂得如何生,才能懂得如何死。佛法教我们要认识生死,就是要我们改变过去因忌讳生死而避开不谈的消极心理,进而透过佛法的修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死,处理生死,乃至解脱生死,如此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人生。
版权所有:了凡四训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