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头讲的是慈悲,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捨无量。这悲能拔苦,以前妙湛老和尚就说,勿忘世上苦人多。还有很多的人生活在很低的水平线下。
我记得以前有一七里禅师,他在寺庙里头打坐修行。因为临近岁晚,有一个贼人,家里头因为贫穷,他就到寺庙里头偷香油箱的钱。当他刚一开庙门的时候,看见禅师就在禅堂里打坐。他看了看,这个禅师如如不动,好像在定中一样,他以为这老和尚已经睡着了,就开始摄手摄脚地偷香油箱的钱,当他偷走了以后刚要走,禅师就发话了,拿了佛祖的钱也不应该说声谢谢?这贼人受了一惊,他以为禅师睡着了,现在又发话了。但是听到禅师的话里头,是有善意的,他也就随口说以了一句,佛祖谢谢!匆匆忙忙的跑掉了。
当然,去的山多终遇虎。当他下一次偷的时候,真是给警察抓住了。他去以后,便把这一次偷香油箱的钱也招供了。这警察便带着这贼人跑到庙里头,就是让老和尚来作证,他是不是偷过香油箱的钱。禅师就说,他没有偷过香油箱的钱,因为他拿钱的时候已经跟佛祖说了谢谢,他已经感恩了。当然这件事情让这位贼人深受感动。他觉得这佛慈广大,真是慈悲。
等他出狱以后,一心一意地求跟老和尚出家学道。在庙前跪了三天三夜以后,禅师才勉强收了他为徒弟,从此过上了静修的生活。我们这里可以看到,这老和尚非常的慈悲,他不是是非不分,是说这贼人是家境困难,佛教讲随缘摄受。地藏经说的非常好,;或有利根,闻即信受 有的利根的人,一听到佛法,他就能够信受奉行;有的;或有善果,勤劝成就,需要一点时间;;或有暗钝,久化方皈;;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就是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他觉得是度化这位小偷的根基,这样的因缘成熟了,所以用了这种方法,把这小偷也度化成了一个能有修行的出家人。最后这位小偷成了一法将,他用自己这个例子现身说法,又摄受了很多人。
所以说我们今天临近岁晚,我们是不是也看看,有很多我们需要照顾的人,真正有需要的人。我们今天也应该有点慈悲的想法,我们应该以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捨无量的精神,来摄受度化呢!
版权所有:了凡四训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