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全文网

铁佛寺随想:在佛眼里诸法皆空,一切皆由缘起

发布时间:2022-12-31 15:07:15作者:了凡四训全文网
铁佛寺随想:在佛眼里诸法皆空,一切皆由缘起 铁佛寺有佛无寺。

早先自然有寺的。后来,不知是由于战火天火,抑或风摇雨摧,要不那时也有豆腐渣工程……总之建了毁,毁了建,几经毁建,便只剩下佛了。

这样倒也干净。

因为在佛眼里,原本就是诸法皆空,甚至连佛自身也是“空”的。如是,有寺无寺,又有什么关系呢?

寺没了,旁边一座村庄却悄悄长大。

起初一家两家,三家五家,渐渐地,便枝枝蔓蔓成一个村落。原本清净的佛地,也就被俗世的热闹取代:鸡叫唤起了缕缕晨炊,狗吠打开了家家门户。太阳刚刚冒红,村街或巷道里,便陆续出现了一些扛犁的、肩锄的、牵牛的、吆驴的汉子,以及拉羊的农妇。一时间,牛的哞哞声,羊的咩咩声,夹杂着妇女的笑声或孩子的嬉闹声,汇成一片欢快的潮水,漫向露珠晶莹的绿色田野……

佛微笑地注视着这一切。

其实,佛不是神,早先也是一个凡人。公元前六世纪,与我国当时的春秋战国相仿,彼时的印度也是小国林立,相互攻伐。当时有个净饭王(其王国在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特附近),与妻子摩耶夫人育下一子,取名悉达多。由于净饭王所属的释迦族姓乔达摩,这位新生的太子遂被称为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在锦衣玉食生活优裕的王宫里渐渐长大,且天资聪颖,在王宫老师悉心教诲下,天文地理,哲学算学乃至兵法武艺无不精通。16岁时,他奉父命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妻,一年后两人收获了爱情果实:儿子罗喉罗。净饭王希望悉达多将来能接他的班,并成为能够一统天下的一代君主“转轮王”。生性敏感的悉达多却从当时大国兼并小国,弱国依附强国,根深蒂固的种姓之间的矛盾,亦常演变为激烈的社会冲突,致使人间充满变数,苦难重重,而且人们还要面对生老病死的无情铁律中,深深感到人生无常,活得太苦,遂想寻找一个解脱忧烦苦难的精神世界。29岁时,悉达多毅然放弃了王位继承人身份,别妻离子,割舍红尘,出家修行。他先在苦寒雪山上苦修了六年,后又下山来到恒河边一棵菩提树下,打坐七天七夜。在抬头仰望星空的那一瞬间,豁然悟道,纠葛他多年的一切烦恼困惑消失了,心中变得一片开朗空明。得道后的悉达多,遂被人们尊为释迦牟尼(意谓释迦族的圣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佛祖。此后,佛祖开始了他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他的姨母(佛祖自幼丧母,是由姨母抚养大的)和儿子罗喉罗也都成了佛教徒。后来,据说由于食物中毒,佛祖离开人世,时年80岁。按照佛教的说法,圆寂的只是佛的生身或“应身”,即佛为了度脱世间众生,方便教化工作,而出生示现的那个肉身。至于作为精神本体的佛,则是不会死去的,并拥有“三十二相”等广大神通。

梵语中佛的含义,除了特指佛祖释迦牟尼,亦指一切“觉者”(真理觉悟者)或“智者”。并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这样,也就涉及到佛教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即佛教虽认为“诸法皆空”,但却相信“业果不空”。按照已故赵朴初先生的解释,“业”即人的有意识的行为活动,这种活动必然要产生一定的结果,这二者都是实际存在的,不能说是空无所有(见《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这种“业果”,其实也是一种缘或曰因果链。说A了,大约就是人们常讲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吧。

如是,佛是否在农人辛勤劳作中,看到他或她亦在种下自己善良的“业田”,为其未来能够收获“善果”而感到欣慰不已,才面露慈悲微笑呢?

不过,面对人世的苦厄、灾难、不幸乃至兵连祸结,佛也不改其那副永远的笑容。因为佛深知低头做人的道理。

岂止是人,佛何尝不是如此呢!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人中土后,也经历了一个由于“水土不服”而“低头”适应、发展的过程。如中国自古重视孝道,认为孝是“至德要道,百行之首”,“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见《孝经》)。佛教却依据轮回理论,在佛经里说甚“无明覆慧眼,来往生死中。往来多所作,更互为父子”云云。这种“无父”思想,不啻也是对“君权”的否定,难免遭到儒家和社会的攻击、排斥了。当时的佛教徒为了能够弘扬佛法,于是作出让步,对中国的孝道表示承认和尊重,并从《智度论》中找出净饭王死后,佛曾亲自执绳床一脚,送其生父到火葬场的故事,作为一切众生应该报生养之恩的典范。后来,在与中国文化长期的相互渗透和磨合中,最终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后退一步天地宽”,传教或做人,亦须该低头时就低头。

其实,当时中原正“低头”在女真人统治之下。根据铁佛造像底座留下的铸造日期,其时正是金世宗完颜雍执政的大定年间。(顺便说一句,金朝禁止民间铸造铜器,或许,这正是何以当时人们用铁铸造佛像的原因所在吧)不过,金世宗在其统治的近三十年间,为了缓解民族间的矛盾,亦不断向汉文化“低头”,以至于最后汉语竟取代了女真语,成为官方用语。正是在这种相互“低头”中,当时的金朝才有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及其商业兴盛的大好局面。但在汉化过程中,女真人也渐渐丧失了长于骑射尚武剽悍的本民族传统,而日益沉溺于追求安逸和腐败生活中,由此导致国运渐衰,被后来崛起的蒙古人灭掉。

佛依然微笑着注视着这一切。

也是,一切皆由缘起,一切皆由缘灭(即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或寂灭,都是由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决定的)。尘世万物乃至大干世界,谁又逃得出这一无常法则呢?近千年之后,在富平县觅子乡那个叫铁佛寺村的一座空院里,我和铁佛相互对视着,微笑着,然后挥一挥手,相互告别,佛的那道安详微笑的目光,却种子样植入我的心田,但愿以后能结出使我稍能觉悟一点的智果吧。

铁佛寺(陕西富平寺庙)介绍:

铁佛寺位于觅子乡南张堡东南角。于金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始建。清同治年间毁于大火,抗日战争前夕,对铁佛寺又进行了修缮。1990年国家投资20万元对铁佛寺大殿进行了重修,部分地方对原设计进行了修改。

现在大殿高二层,灰瓦房顶,前边为红漆大门,殿中为四根大红水泥柱子,里边正中为保存完好的陕西省最大的铁佛。这尊佛像和站台连铸在一起。站台分上下部,上部厚37厘米,周边铸成莲瓣320枚,分内外两层转成园形,托于八角形底台上;下部厚8厘米,为八角形。像高5.23米。该造像两耳垂肩,颐膑丰满,启唇明齿,隆嘴宽颔,锐目微府,悦色和颜,聪耳肃听,神姿泰然。右手上举,略低于肩,无名指内曲,掌心向外。左手举至胸侧,拇指与小指自然外跷。衣摆宽敞拂地,袈裟大方飘洒。袒胸跣足,稳健持重。

当年能工巧师,以精湛的艺术手法,既把西域佛教信仰者的智慧,敦厚,纯朴的风貌,塑造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而且对具有悠久历史,高度文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挺拔风度和伟大气派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莲台的平面,袈裟前左皱折和石台背面三处冶铸阳文和镌刻阳文说明造于金朝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二月二十日,同年五月树象竣工。过去是像征神权的铁佛,今天已成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艺术欣赏品,它对研究冶铸技巧,雕塑艺术及社会风俗习惯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例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了凡四训全文

  • 了凡四训详解

  • 了凡四训念诵

版权所有:了凡四训全文网